简文帝时,桓温掌握着军政大权,曾多次觊觎帝位,都因谢安、王坦之的巧妙机智地从中斡旋才未能得逞。简文帝死后,谢安又趁桓温不在建康,拥立司马曜为帝。对此桓温怀恨在心,率领大队人马赶回建康,并指定谢安、王坦之到新亭迎候,这不啻是一场“鸿门宴”。王坦之惊慌失措求教于谢安,谢安神色自若,坦然地说“晋室存亡,在此一行。”及见桓温,王坦之汗流浃背,诚惶诚恐慌乱中竟倒执笏板。谢安则不慌不忙,从容就席,并严肃地对桓温说:我听说诸侯的职责是守在四方,您为何重兵压境,剑拔弓张呢?桓温张口结舌,无言以对,只好撒掉伏兵。谢安这才与桓温举杯。风卷幕帐,露出了藏于帐后偷听的桓温谋士郗超,谢安见此微微一笑道:“郡生真可谓是入幕之宾啊。”一句话说得郗超羞愧满面,无地自容。桓温也面红耳赤,尴尬万分。桓温知道在道义上是不能压倒谢安的,武力也不能使他屈服,谢安代表了支持晋室的一批世家大族,不敢贸然行功, 只好强按怒火,握手言和,晋王室凭借着谢安的机智勇敢又得以维持。
晋大元八年(338年),前秦统治者苻坚率兵号称百万,挥戈南下,直取东晋。当时苻坚曾夸下海口:“以吾之众,投鞭于江,足断其流。”谢安受命于危难之中,担当起抵抗入侵的重任。他派出谢石、谢玄、谢瑛等将领,率八万幕府精兵赶赴前线,并亲自“指授将帅,各当其任”。审时度势,缜密安排。决战前夕,谢安带着家人,陪着朋友,到离建康城二十里的东山“围棋峭墅”,以此来安定民心。晋军与苻坚相遇于淝水,采用谢安的诱敌移动之计,趁强敌布阵方乱,脚跟未稳,一举击溃苻坚97万大军。崩溃的秦兵,惶惶如惊弓之鸟,争相逃命,“自相蹈藉而死者,蔽野塞川”,“其走者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晋兵且至”,望“八公山草木,皆以为晋兵”。苻坚本人也差点做了刀下鬼。
谢安决策的淝水之战,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,它奠定了南朝300多年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。后人写诗推祟他:“高卧东山四十年,一堂丝竹败苻坚。至今墩下萧箭雨,犹唱当时奈何件。”夫子庙-秦淮风光带管委会行政执法监督电话:52851281 咨询投诉电话:025-52209788(9:00-21:00)
紧急救援电话(夫子庙派出所):025-52208118 苏ICP备1606447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