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出行 和谐旅游 让文明与旅游同行!夫子庙核心景区瞬时最大客流承载量为7.8万人,全天最大游客接待量为41万人。 当前实时客流:0人; 舒适度:0 首 页
历史文化

在夫子庙喝早茶 是否路过了您的回忆?

发布日期:2016-05-09
    秦淮小吃最早产生于夫子庙的茶馆文化,但是“老茶馆”一度在秦淮河畔销声匿迹。随着夫子庙贵宾楼、义顺茶馆等老茶馆对外开张,现在“吃早茶”又成为南京老人的一种休闲方式。尤其最近春光灿烂春衫薄,老人早晨逛逛夫子庙,重温一下茶馆文化不失为一个好去处。不过很多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夫子庙老茶馆有太多记忆,咱们老年朋友去不仅仅是喝茶,更要喝一种情怀。

  1喝的是“怀旧”和“情怀”

  南京市作协副主席、文史专家薛冰告诉记者,南京的茶文化非常集中,“老南京人早上皮包水,晚上水包皮,说的就是早上喝早茶,晚上洗澡的老风俗。”他表示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老茶馆都从夫子庙消失,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,虽然恢复了一部分茶馆,但是吸收了广东沿海的茶馆习惯,开得晚,真正的早茶反而没地方喝。
  “过去夫子庙的早茶不仅是喝茶的地方,更多的是信息交流中心。”薛冰说,过去本地人要知道当天的新闻,就要到茶馆来,外地人想打听本地的新闻,本地人想听听外地的趣闻,都是到老茶馆,这里就是一个信息集散地,老茶馆内散开的流行消息,两三天内全城都能知道了。
  同时老茶馆还是各行业的活动中心,老板在茶馆招工,小工们要找工作,也到茶馆来,上到达官贵人,下到贩夫走卒,都能进来消费。茶馆还是文化人的聚会活动场所,在这里进行学术交流、文化探讨,留下了很多名人的足迹,这里还是个娱乐场所,说书、唱戏、弹琴的,可以说,茶馆就是一幅浓缩的了一个社会民俗风情画卷。“《儒林外史》里就常写到秦淮河畔的老茶馆。”

  2老南京人的茶馆记忆


  作为一个老南京人,薛冰自己还保留着小时候对夫子庙老茶馆的深刻记忆:在他小的时候,夫子庙的茶馆还很兴旺,那时候茶馆没现在这么讲究,都是临街的大铺面,八仙桌,几分钱就能喝一碗茶,烧饼2分钱一个,就是穷人也能吃喝得起。“过去奇芳阁的菜包子,永和园茶楼的烧饼,一家一个精品,不像后来秦淮小吃打包卖套餐,家家都一样没有了特色,那时候每家都有绝活。奇芳阁的翡翠包子,皮很薄,咬一口里面的菜馅是碧绿的,非常好吃。秦淮的‘早点八绝’就是最早从茶馆点心产生的。”虽然现在也有一些茶馆,但薛冰认为,很多茶馆经营不好,做起了快餐,过去的文化、人文内涵没有了。
  他坦言,现在快节奏的生活,年轻人早上上班,喝早茶的可能还是老人更多,因为不仅是来喝茶,“更多的是一种怀旧,来寻找一种情怀。”

  3壶嘴对着壶嘴,老茶馆的“讲茶”


  江苏省诗词学会理事、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袁晓国告诉记者,夫子庙早茶最兴盛的是民国时期,当时秦淮河畔至少有二三十家茶馆。他说起了民国时茶馆内一个独特的现象:“讲茶”。当时企业、团体、厂家、商人之间存在矛盾,都是到茶馆解决,请一位权威的“中间人”,争执双方坐下来,先泡两壶茶,壶嘴对着壶嘴,表示有争端,要“讲茶”,双方各自陈述各自的理由,再由公认的这位裁判来评判裁决,一般大家都很服他,最后哪方输,就哪方来付茶资,而且争端一旦通过“讲茶”裁定,就不准再起争执。
  “当时民间的民事纠纷一般都是这样到茶馆来解决的。”他表示,南京最早有茶馆文化记载的是在明朝末年,在钞库街附近。他还讲起了过去茶馆鼎盛的另一个原因:“过去城市居民喝开水困难,因为农村都是烧柴火灶烧开水,城市里没这个条件,就靠老虎灶卖开水,茶馆有烧开水的地方,所以人们都到茶馆去。”以前夫子庙茶馆都是先有点心,后来才发展到餐饮,早上吃早茶,晚上吃秦淮菜,晚饭后上再在秦淮河上游船,是当时流行的风俗。茶馆的点心也分成很多流派:浙江点心、秦淮小吃、清真点心等。


来源:金陵晚报

版权所有©2008-2019 南京夫子庙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   电话:025-86772965   qhqlyj@126.com 技术支持:EPSO

夫子庙-秦淮风光带管委会行政执法监督电话:52851281      咨询投诉电话:025-52209788(9:00-21:00)       

紧急救援电话(夫子庙派出所):025-52208118 苏ICP备1606447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