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园
小园是甘熙宅第中的后花园名,位于宅院东南,地势北低南高,园内原有假山、水池、小桥,种植梧桐、兰花、绿竹等植物,环境清幽。
甘福父子读书、休闲之所就在小园,文坛领袖姚鼐以及孙星衍、程春海、何绍基、朱绪曾等名士常与主人在此雅集。园中崖峦耸翠,池水相映,深山幽壑,势若天成,津逮楼、桐阴小筑、三十六宋砖室等建筑就在园中。
小园
甘熙宅第的后花园
甘熙在《白下琐言》中多次描述“小园”的美景,其兄甘煦在《贞冬诗录》中也有多首诗提到“小园”,可以想见,当年兄弟二人在寒窗苦读之时,“小园”的雅致景色必定给了他们许多心灵的慰藉。
“小园”之名乍听似乎寻常,细细品味,却意蕴深长,与金陵甘氏儒雅谦恭的家风相合。“小”的意思是细微的事物,其中又有自谦的意思,还可引申为小中见大、大中见小,一为千万、千万为一。《周易》中有“其称名也小,其取类也大”之句,意思是以少喻多、以小喻大,以个别喻—般。
“小园”的建造者是清代著名造园名家戈裕良。戈裕良被喻为“叠山大师”,南京著名的五松园、五亩园,苏州的环秀山庄都是其所作。他所造假山,使人恍若登泰岱、履华岳,入山洞疑置身粤桂,曾创“钩带法”,使假山浑然一体,既逼肖真山,又可坚固千年不败,驰誉大江南北。据载,“小园”中的假山结构天成,大小不同,各具胜趣,仿佛姑苏狮子林景象。
咸丰三年(1853年)春,太平军攻占南京,甘熙宅第遭到最为严重的破坏,津逮楼、三十六宋砖室等建筑均遭焚毀,“小园”亦被毁坏。同治三年(1864年),清军收复天京(南京),甘熙宅第又遭战火。同治四年(1865年),清政府成立江宁善后总局,甘延年之子甘鳌代表各房族人重新申领了房屋执照,甘氏族人回到祖宅后,同心协力,整理屋舍,建筑又陆续恢复,但“小园”及其中的津逮楼、三十六宋砖室等建筑一直未曾复建。
民国时期,“小园”日渐荒废,但园中仍有茅亭、水池、假山等遗存,五、九房的甘浏、甘法兄弟,还经常邀请好友在南边的空地打网球。1951年,甘家将祖宅卖与军事学院,此后,甘熙宅第沦为大杂院,“小园”中的空地大部分盖上了房屋,假山被运走,池塘被填埋,茅亭被拆除,当年秀丽的私家花园已面目全非。
如今
2006年6月,甘熙宅第二期修缮保护工程启动,“小园”得以修复。如今的“小园”假山叠翠、游鱼戏水、回廊环绕,一派清新气象。北园块石铺地,高大的津逮楼耸立其中,楼前平台开阔,两株参天古木郁郁葱葱。南园绿地平远,峰石花卉点缀其中,临水的方亭造型舒展,“小园”的匾额就挂在亭上。这里已成为游客小憩的绝佳去处,漫步园中,令人神清气朗,悠然自得。